赏诗词网 随便看看 中国诗词大会 首页
诗文 名句 典籍 成语 作者

部份译文

作者:佚名

鄜、延境内有一种石油,过去说的“高奴县出产脂水”,就是指这种东西。石油产生在水边,与沙石和泉水相混杂,慢慢地流出来,当地人用野鸡羽毛沾取它(上来),采集到瓦罐里。这种油很像纯漆,燃起来像烧麻杆,只是冒着很浓的烟,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。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,(就)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,墨的光泽像黑漆,(就是)松墨也比不上它了,于是就大量制造它,给它标上名称,叫做“延川石液”。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,(不过)从我开始做它(罢了)。因为石油特别多,在地中产生,无穷无尽,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。现在山东一带的松林已经采完,就连太行山、京西、江南一带有松树的山,现在大都也都光秃秃的了。制墨的人还都不知道石油燃烧时产生的油烟对制墨有很大好处。石炭(一种烟煤)燃烧时发出的烟也很大,会把衣服熏黑。我高兴地开玩笑作了一首《延州》诗:“二郎山下雪纷纷,旋卓穹庐学塞人。化尽素衣冬未老,石烟多似洛阳尘。”

  宋神宗熙宁年间,开始推广淤田法。谈论这件事的人以为就是《史记》中所记载的“泾水一斛,其泥数斗,且粪且溉,长我禾黍”(意思是说泾河的水一斛,其中含泥土好几斗,泾水既可以用来浇地又可以肥田,使我种的庄稼生长茂盛)。文中所说的“粪”,就是淤田。我出使至宿州时,发现过一块石碑,原来是唐朝人开挖修筑了六座斗门,拦截引导汴河水至下游的洼地来淤田,老百姓得到了淤田的利益,所以刻碑来颂扬刺史的功劳。由此看来,淤田的方法恐怕是由来已久的。

  有一种形体短小而绿色的蝉,北方人叫做螓,也就是《诗经》中所说的“螓首蛾眉”的螓。《诗经》用以形容美人,就是取意于螓的头部前后深厚且额头方正。福建人又称一种大蝇为胡螓,大概是和螓属于同一类的昆虫。

  北方有一种白雁,像雁而形体小,羽毛是白色的,深秋时就飞来。白雁飞来就是霜降的季节,所以河北人把这种鸟叫做“霜信鸟”。杜甫诗说“故国霜前白雁来”,指的就是这种鸟。

  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,沿着太行山北行,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(鹅卵石),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。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,而现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。所谓大陆,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。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,旧说羽山在东海中,而现在却在陆地上。凡黄河、漳水、滹沱、涿水、桑干等河流,全都是混浊的水流。现在关陕以西,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,最深处不下百余尺,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,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,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。

  温州的雁荡山,是名闻天下的一座神奇秀丽的山,然而自古以来的地理图书,却从未见有提到过它的。大中祥符年间,因为朝廷建造玉清昭应宫,在这里开山伐木取材,才有人发现它,当时它还没有名气。按西域佛教书籍的记载,阿罗汉诺矩罗居住在中国东南大海边的雁荡山芙蓉峰下的龙湫。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《诺矩罗赞》中,便有“雁荡经行云漠漠,龙湫宴坐雨濛濛”的诗句。这座山的南面有芙蓉峰,峰下有芙蓉驿俯瞰前面的大海,然而不知道雁荡、龙湫在什么地方,后来因为伐木,才见到这座山。山顶有个大池,传说以为这就是雁荡;下面有两个水潭,以为这就是龙湫。又有经行峡、宴坐峰,都是后人借用贯休的诗句为它们起的名字。谢灵运曾经为永嘉太守,凡永嘉一带的山水,他游历殆遍,却唯独不曾提到此山,大概当时它还没有“雁荡”这个名称。

  我观察雁荡诸峰,都峭拔险怪,上耸千尺,高崖巨谷,不似他山,然而它们全都包藏在各个山谷中。自岭外望去则什么都看不见,至谷中才发现它们森然耸立,直冲云霄。推原其形成之理,当是因为山谷中大水的冲激,沙土都被冲走,于是就只剩下那些巨大的岩石岿然挺立在那里。如大小龙湫、水帘谷、初月谷之类,都是大水冲凿出来的坑穴。从下面仰望是高岩峭壁,从上面看去则恰与地面相平,以至于诸峰的峰顶也低于山顶之外的地面。世上的沟壑之中,被大水冲凿之处都有直立的土龛和土崖,也属于这一类。如今成皋至陕州西部一带的大涧中,直立的土崖动及百尺,迥然耸立,也可说就是具体而微的雁荡山,只不过这里是土崖而那里是石山而已。雁荡山既非陡峭地立于地面上,就一定被深山峡谷的莽莽丛林所掩蔽,因而古人未见此山,谢灵运也不曾到过,就理应不足为怪了。

  宫城内各机构的屋舍建筑,只有秘阁最为宏伟壮观。站在阁下仰望,穹隆形的阁顶高高地向四面敞开,历来相传,称之为“木天”。

  方术家用磁石磨针尖,则针尖能指南,然而常常微微偏东,不完全指向正南方。让带磁的针浮在水上,则多摇荡;放在指甲上或碗边上试验也可以,而且转动速度更快,但这类物品坚硬光滑,针容易坠落;不如用丝线把针吊起来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其办法是从新缫出的丝絮中,抽出由一只茧拉出的丝,用芥末粒大小的一点蜡,把它粘缀于针腰处的平衡点上,在无风的地方悬挂,则针尖常常指南。其中也有针尖磨过之后指北的。我家里指南指北的都有。磁石指南的特性,犹如柏树的生长偏向西方,现在还无法推究其道理。

  每年元旦时在门上画钟馗,不知源起于何时。皇祐年间,金陵发掘出一座古墓,有石制的墓志,据此知道这是南朝刘宋时宗悫之母郑夫人的墓。墓志载宗悫有个妹妹名叫钟馗,可见有关钟馗的风俗已经行之久远了。

  茶叶的嫩芽,古人叫做“雀舌”、“麦颗”,是说它们特别嫩。如今茶叶中的精品,其质地本来就好,而栽种的土地又肥沃,所以新芽一抽出来就能长到一寸多长,且像针一般细长。只有长的茶芽才算是上品,因为茶芽长是茶树本身的养分及土壤肥力都很富足的缘故。像“雀舌”、“麦颗”,其实是最下等级的茶叶,由于北方人不懂,才误将其品评为好茶。我闲居山乡时,写过《茶论》,在《尝茶》诗中写道:“谁把嫩香名‘雀舌’,定知北客未曾尝。不知灵草天然异,一夜风吹一寸长。”

  福建地区的荔枝,核有小得像丁香荔的,肉多而甘甜,当地人也能种植这种荔枝。其办法是拿普通的荔枝树,把它的老本和主根取下来,又用火把它烤得焦煳煳的,再栽到地里去,并用大石头压住它的根,只让它从旁边生根,这样长出来的荔枝核就小,再种这种核也不再发芽。正如家畜被阉割去势后,就会多长肉而不再能繁殖后代。

  处士刘易隐居于王屋山,曾在书房内看到一只大蜂被蛛网挂住,蜘蛛搏击蜂子,反被蜂子蜇刺而坠落地上。不一会儿,蜘蛛腹部肿胀起来似乎要破裂,就慢慢爬到了草中。蜘蛛微微咬破了一条芋头的梗,把被毒刺的疮口靠到芋梗咬破处摩擦,过了一阵子,其腹部的肿胀逐渐消了下去,又和先前一样轻松狂躁。从那以后,人有被毒蜂蜇了的,揉搓芋梗敷在伤口上就能痊愈。

  漳州境内有一条河,叫做乌脚溪,蹚水过河的人,腿脚都会像被墨汁染过。数十里之间的水都不可饮用,饮用了就会得瘴气病,路过这里的人都随身自己带着饮用水。梅龙图公仪在州县为官时,调动到漳州,他素来多病,来之前就担心身体会更遭受瘴疠的伤害。至乌脚溪,让数人用肩舆抬着他过河,并用物品把全身蒙住,恐怕被有毒的水沾染。由于过分警惕,战战兢兢的,惊视水中,忽然掉了下去,以至于淹没了头顶才被捞出来,全身都黑得像是黑人。自以为必死无疑,然而从此以后,多年的旧病全都没有了,顿觉身体康健,不再像以前那样病弱,却又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佚名.360doc.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4/0719/11/17299567_395463980.shtml
shangshici.com 蜀ICP备13024889号 | 免责声明
 
返回上一页典籍译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