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诗词网 随便看看 中国诗词大会 首页
诗文 名句 典籍 成语 作者

滕文公章句下·第四节

作者:佚名

  彭更问曰:“后车数十乘,从者数百人,以传食于诸侯,不以泰乎?”

  孟子曰:“非其道,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;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,不以为泰,子以为泰乎?”

  曰:“否。士无事而食,不可也。”

  曰:“子不通功易事,以羡补不足,则农有余粟,女有余布;子如通之,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。于此有人焉,入则孝,出则悌,守先王之道,以待后之学者,而不得食于子。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?”

  曰:“梓匠轮舆,其志将以求食也;君子之为道也,其志亦将以求食与?”

  曰:“子何以其志为哉?其有功于子,可食而食之矣。且子食志乎?食功乎?”曰:“食志。”

  曰:“有人于此,毁瓦画墁,其志将以求食也,则子食之乎?”曰:“否。”

  曰:“然则子非食志也,食功也。”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

参考翻译

写翻译 写翻译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   彭更问:“后面跟随着数十辆车,又跟随着几百人,在客馆里吃遍了诸侯各国,不以为过分吗?”   孟子说:“如果不想走一条道路,即使一碗饭也不接受;如果同走...

参考赏析

写赏析 写赏析

读解

这里实际上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。     一个还是当受不当受的问题。用我们的话来说,就是,只要是正当的,再多也可以接受;如果不正当,再少也不应该接受。这就涉及到...

解析

这里实际上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。     一个还是当受不当受的问题。用我们的话来说,就是,只要是正当的,再多也可以接受;如果不正当,再少也不应该接受。这就涉及到...

shangshici.com 蜀ICP备13024889号 | 免责声明
 
返回上一页典籍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