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,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。 树林深处,常见到麋鹿出没。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。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, 白...
赏析一
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,风格清丽,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。 全诗八句,前六句写往“访”,重在写景,景色优美;末两句写“不遇”,重在...
创作背景
根据清代黄锡珪《李太白年谱》,李白在十八、九岁时,曾隐居在大匡山(戴天山)大明寺中读书,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,通篇着意于写景,真实自然...
赏析二
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。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。后来,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,流放夜郎,遇赦,漂泊浔阳、金陵、宣城、历阳等地。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...